是確保接地電阻測量準確性的關鍵步驟。)
測量接地電阻表的輔助接地電阻(通常指輔助接地極的接地電阻)是確保接地電阻測量準確性的關鍵步驟。
這里的“輔助電阻”指的是輔助接地棒(或稱為電流極C和電壓極P) 自身的接地電阻。如果它們的電阻太高,儀表無法輸出足夠的測試電流或讀取有效的電壓信號,會導致主接地極的測量結果誤差巨大甚至失敗。
測量輔助接地電阻通常有兩種主流方法:
方法一:使用接地電阻表(三極法)相互測量
這是最常用和直接的方法,需要兩名操作人員配合。
核心原理: 接地電阻是相對的。你可以將三個接地極(被測極A、電壓極P、電流極C)中的任何一個視為“被測極”,另外兩個作為“輔助極”來測量它的電阻。
操作步驟:
1. 正確布置接地極: 按照接地電阻表的要求,以被測接地極A為中心,將電壓極P和電流極C呈一條直線打入大地,并保持足夠的間距(例如20米和40米)。確保連接線絕緣良好。
2. 測量輔助極C(電流極)的電阻:
· 接線: 將儀表上的 C(電流)端子 和 P(電壓)端子 用一根短接導線連接起來。
· 然后,從這兩個短接的端子引出一根測試線,連接到待測的電流極C上。
· 將儀表上的 E(接地)端子 連接到電壓極P上。
· 解讀: 這樣做的目的是將電壓極P作為基準點(新的“E”點),而將電流極C作為被測對象。儀表實際上測量的是電流極C對電壓極P所在位置的電阻。
· 搖動儀表或啟動電子式儀表,得到的讀數 Rc 即為電流極C的接地電阻。
3. 測量輔助極P(電壓極)的電阻:
· 接線: 將儀表上的 C(電流)端子 和 E(接地)端子 用一根短接導線連接起來。
· 從這兩個短接的端子引出一根測試線,連接到待測的電壓極P上。
· 將儀表上的 P(電壓)端子 連接到電流極C上。
· 解讀: 這樣做的目的是將電流極C作為基準點(新的“E”點),而將電壓極P作為被測對象。儀表測量的是電壓極P對電流極C所在位置的電阻。
· 搖動儀表或啟動電子式儀表,得到的讀數 Rp 即為電壓極P的接地電阻。
總結一下接線口訣:
· 測誰,就把誰單獨接出來。
· 想測C極的電阻,就把C和P短接后接去C極,E端子接P極。
· 想測P極的電阻,就把C和E短接后接去P極,P端子接C極。
方法二:使用萬用表(粗略測量法)
注意:此方法精度很低,只能用于非常粗略的估計,不推薦作為正式依據,但在緊急或條件有限時可用。
原理: 利用一個已知的、獨立的良好接地體(如自來水管道、建筑物接地網)作為參考點。
操作步驟:
1. 將萬用表置于電阻檔(Ω檔),選擇最大量程。
2. 將一支表筆可靠地連接到已知的良好接地體上。
3. 將另一支表筆連接到待測的輔助接地棒(C極或P極)上。
4. 讀取萬用表上的電阻值。這個值可以近似看作是輔助接地棒的接地電阻(實際上是待測棒與參考接地體之間的回路電阻)。
重要警告:
· 此方法受參考接地體自身電阻和周圍環境影響極大,讀數可能嚴重失真。
· 僅能判斷輔助接地電阻“大概是不是無窮大”(是否完全沒接上),無法獲得準確值用于校正主接地測量。
輔助接地電阻的要求及處理
· 要求: 大多數接地電阻表要求輔助接地極的電阻盡可能低,一般不應超過1kΩ,許多高性能儀表要求更嚴格(如<500Ω)。具體請參閱您所使用儀表的說明書。電阻越低,測量結果越準確可靠。
· 如果電阻過高怎么辦?
1. 澆水: 在接地棒周圍澆水,這是最有效和快速的方法。
2. 加深或移動: 將接地棒打得更深,或者移動到更潮濕、土壤更密實的地方。
3. 使用多根接地棒: 將幾根接地棒以一定間距打入地下,然后用導線并聯起來,作為一個輔助極使用,可以顯著降低電阻。
4. 使用降阻劑: 在接地棒周圍埋入降阻劑。
操作安全注意事項
1. 佩戴絕緣防護用品: 如絕緣手套、絕緣鞋。
2. 斷開連接: 在連接或拆卸測試線前,務必確保被測電氣設備已與電源系統完全斷開!
3. 檢查儀表和線纜: 測試前檢查儀表、導線和探針是否完好,有無破損。
4. 保持安全距離: 測試時,無關人員應遠離測試線和接地極。
希望以上詳細的解釋能幫助您準確地測量輔助接地電阻。在進行正式的主接地電阻測試前,完成這一步是保證數據準確的重要前提。
[ 關鍵詞:接地電阻表檢定裝置、兆歐表檢定裝置、絕緣電阻表檢定裝置]